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News Center
曾經(jīng)一位媽媽在門診告訴我說
她家寶寶從4歲開始出現(xiàn)睡覺特不老實
經(jīng)常憋醒
去醫(yī)院檢查才發(fā)現(xiàn)腺樣體
已經(jīng)堵塞了3/4的后鼻孔
醫(yī)生建議手術治療
通過家庭商議
卻因要全身麻醉
一直猶豫不定
一轉眼2年過去了
目前孩子的臉變長
牙齒也不齊
上牙突出
還經(jīng)常上課打瞌睡
反應遲鈍
學習成績也出現(xiàn)下滑
在臨床上,類似于這種情況的孩子還真不少,家長們也往往因為孩子查出腺樣體肥大是否需要手術而萬分糾結。
咱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,腺樣體肥大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?要不要做手術?什么時候手術合適呢?
01
什么是腺樣體肥大?
腺樣體肥大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,這是由于多種原因引發(fā)的炎癥刺激,使位于鼻咽頂壁和后壁交界處的腺樣體發(fā)生增生肥大。
腺樣體在兩歲左右開始明顯生理性增生,一般6歲時達高峰。如果過度增生引起相應臨床癥狀則為腺樣體肥大。確診需要通過纖維喉鏡或鼻窺鏡(堵塞30%的后鼻孔)或X光檢查(腺樣體占據(jù)相應氣道的大部分(70%以上),則診斷為腺樣體肥大。
02
腺樣體肥大的危害有哪些?
肥大的腺樣體堵塞后鼻孔,導致鼻塞、張口呼吸。長期張口呼吸可影響上下頜骨發(fā)育、牙齒排列和咬合關系(變丑)。如果頻繁夜間呼吸暫停,則會缺氧、記憶力下降、反應遲鈍等現(xiàn)象,影響孩子生長發(fā)育(變笨)。合并扁桃體肥大則病情更明顯。
腺樣體肥大可以誘發(fā)急性中耳炎或分泌型中耳炎,長時間后聽力下降(變聾)。有些孩子也會說有耳鳴發(fā)生。
鼻腔通氣差,會誘發(fā)鼻竇炎(說話鼻音,頭痛)。
腺樣體肥大患兒容易有鼻涕倒流,導致慢性咳嗽、反復呼吸道感染,合并鼻竇炎時癥狀會更加嚴重。
03
什么樣的癥狀建議手術呢?
明顯張口呼吸,有缺氧癥狀:半夜憋醒,面容改變,身體或智力發(fā)育遲緩。
反復發(fā)作急性中耳炎、分泌性中耳炎,甚至影響聽力,或者反復慢性鼻竇炎、氣管炎、支氣管炎保守治療無效。
如果合并扁桃體明顯肥大、肥胖,也可以同時切除扁桃體。
04
手術的最好時機是啥時候?
及時手術治療,可以減少發(fā)育遲緩等嚴重并發(fā)癥的出現(xiàn)。但通常來說,兩歲以下一般不建議手術,最適合手術的年齡在3-6歲,通過手術切除肥大的腺樣體,預后良好。
如果臨床癥狀不典型,可以觀察3個月,合并過敏性鼻炎、鼻竇炎的,控制炎癥后(如鼻噴激素,鼻腔清洗,鼻負壓清除鼻腔膿性分泌物等),鼻塞、張口呼吸可能會明顯改善。
另外需要注意清淡飲食(多蔬菜水果,少大魚大肉),減少空氣污染(被動吸煙,塵螨,空調清洗,利用空氣凈化器等)。
但是也有家長問了,“醫(yī)生,腺樣體和扁桃體不是免疫器官嗎,有人說切了以后孩子的免疫力會下降,更容易感冒、得支氣管炎和肺炎,是嗎?”
人體的免疫系統(tǒng)由免疫器官、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組成。扁桃體和腺樣體只是人體外周免疫器官的一個組成部分,切除后,周圍的淋巴組織會代替它們的功能。對于符合切除指征的兒童,及時手術對于孩子來說,反而可以提高患兒的免疫力。
目前腺樣體切除手術都是在鼻窺鏡高清圖像監(jiān)視下進行,且多數(shù)醫(yī)院已經(jīng)開展了低溫等離子消融手術,屬于微創(chuàng),術中、術后出血風險很小。
手術過后,家長要避免孩子出血,不要用力擤鼻,避免彎腰動作及劇烈活動;多喝水,溫涼軟食兩周;保持房間濕度;預防便秘。
做完手術后,一般不會復發(fā),但如果經(jīng)常感冒,鼻涕倒流留置于咽后壁創(chuàng)口,會有淋巴組織過度增生可能。所以一定要增加免疫力,避免受涼感冒。
總之,對于有明確手術指征的兒童來說,切除腺樣體和(或)扁桃體,對兒童的健康是有益而無害的。
所以,寶媽們就不要過于糾結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