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News Center
冬瓜水可能是一些老人眼中消暑降溫的“珍寶”
不過,冬瓜水可千萬別亂喝
5月15日
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癥監(jiān)護室收治了一名4歲女童
就是因為喝了放置4年的冬瓜水
導(dǎo)致亞硝酸鹽中毒
腹痛、頭暈、咽痛、口唇四肢發(fā)紺
差點撒手人寰
所幸救治及時
孩子轉(zhuǎn)危為安
這件事也瞬間沖上了微博熱搜
那么,問題來了,喝冬瓜水為什么會導(dǎo)致亞硝酸鹽中毒呢?為此,勤勞的小編趕緊問了問專家。原來,冬瓜水并不是用冬瓜煮出的湯水,而是把新鮮冬瓜洗凈切成小塊放入陶罐,嚴閉蓋口,加紅泥封實縫隙,放于陰涼處,三四年后再打開飲用。經(jīng)過長時間的發(fā)酵、沉淀、化解,冬瓜就變成了瓜汁。
冬瓜水被認為對治療溫?zé)岵 ⒅惺睢l(fā)燒有奇效。但實際上,腌制的冬瓜中的硝酸鹽,會轉(zhuǎn)化為亞硝酸鹽,亞硝酸鹽能使血液中的氧氣運輸器——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,導(dǎo)致其失去攜氧能力而引起缺氧,故中毒多表現(xiàn)為皮膚青紫。
亞硝酸鹽中毒患者還會出現(xiàn)頭暈頭痛、胸悶或煩躁不安、呼吸急促等缺氧癥狀,可伴有消化道癥狀如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,嚴重者昏迷、驚厥、大小便失禁,甚至因呼吸衰竭導(dǎo)致死亡。其中,兒童的癥狀比成年人更嚴重。
發(fā)汗解表,去濕化暑。多用于夏日發(fā)熱發(fā)汗,頭疼身重,是治療陰暑的要藥。
消暑益氣、清熱解毒、潤喉止渴的功效,對于中暑、咽喉腫痛等熱證有明顯療效。體質(zhì)強健、容易上火、體內(nèi)有熱毒的人,可以常喝綠豆湯保健。
疏散上焦風(fēng)熱,清頭目、利咽喉。對因暑熱引發(fā)的頭痛、目赤、咽喉腫痛有治療及預(yù)防作用。
清熱、降溫、解暑。對預(yù)防夏季小兒痱毒癤腫等病癥也有良好作用,可單味泡服或加入茶葉中泡服。
暑日用菊花,不但能解暑,還可治頭暈眼花、昏厥中暑等癥。對因暑熱引發(fā)的頭痛、目赤、瘡癤等,有治療及預(yù)防作用。可單味泡服或加入茶葉中泡服。
原料:紅豆30g,白扁豆30g,綠豆30g,黑豆30g,甘草6g。
做法:上述食材洗凈,浸泡半小時,一起放入砂鍋中,加水2500ml;武火煲至沸騰后,改文火煲2個小時;可酌情加入紅糖調(diào)味,此量可供4~5人食用。
養(yǎng)生功效:化濕解暑,利水。
膳食解析:紅豆性平味甘,能解毒、清熱、利水;白扁豆性平味甘,能和中化濕、補脾止瀉;綠豆性寒味甘,能清熱、消暑利濕、止渴,自古就是消暑解毒的良藥;黑豆性溫味甘,能利小便、潤肌膚、好顏色。在此既助紅豆、白扁豆、綠豆消暑利濕,又能減緩其寒涼之性;甘草在此用其調(diào)和百藥之功。合而為湯,消暑而不寒涼,利水而不傷腎。
原料:冬瓜500g,山藥30g,白扁豆30g。
做法:將冬瓜、山藥洗凈切碎,與白扁豆同煮,先用旺火煮熟,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。
養(yǎng)生功效:益氣健脾,祛濕清暑。
膳食解析:冬瓜含豐富的維生素B1,其含鉀量明顯高于含鈉量,是典型的高鉀低鈉型蔬菜,其味甘性寒,有消熱、利水、消腫的功效;山藥味甘平,是重要滋補藥品,具有滋補益腎、健胃化痰、補中益氣等功效,可平補肺脾腎三臟;白扁豆健脾和胃、消暑化濕,能補五臟,此湯味甘淡鮮美,乃夏日祛暑不可或缺之飲品。
炎熱的夏天,家里不防備一點上述中藥,以便及時使用。另外多吃些富含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;辛辣、油炸、寒涼食物少吃;多吃些苦味和酸味食物,如苦瓜、芹菜等,保持室內(nèi)空氣流通。
你看
那么多中藥飲品,
還有空調(diào)、風(fēng)扇、降溫貼……
這些都能消暑,
要消暑可千萬別嘗試“土方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