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吃瓜网aacg11.com,51吃瓜网aacg2.com|51吃瓜网app_51吃瓜网app官图文解析

新聞中心

News Center

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健康科普
新聞中心

健康點|積德行“疝”,不負遇見

發(fā)布時間:2021.07.16 發(fā)布人:管理員 來源:河南省直三院 瀏覽次數(shù):1734

  還記得那位因酒精戒斷綜合征摔傷開顱的小伙嗎?前不久,他出院了。回想三月前,他來院時淺昏迷,雙瞳孔不等大,對光反射遲緩,CT檢查發(fā)現(xiàn)左側額顳頂葉急性硬膜下血腫,病人處于腦疝早期。通過這個病例,今天我們來進一步學習一下腦疝相關知識。

什么是腦疝?

腦疝是多種顱腦疾病引發(fā)顱內壓增高加劇的嚴重危象,若不及時救治,死亡率及致死率、致殘率極高。人體正常顱腔由大腦鐮、小腦幕分隔為幕上左、右及幕下三個腔室,當顱腦出現(xiàn)顱內血腫、腦腫瘤、腦腫脹及腦挫傷時,會出現(xiàn)占位效應。此時其病變所在分腔的壓力會比鄰近分腔的壓力高,腦組織則會從高壓區(qū)向低壓區(qū)移位。當被擠到附近的生理孔道或非生理孔道時,使部分腦組織、神經及血管受壓,腦脊液循環(huán)就會發(fā)生障礙,進而產生相應的癥狀群,稱為腦疝。

腦疝主要包括哪幾種?

  小腦幕切跡疝,又稱顳葉鉤回疝。幕上占位性疾病引起顱內壓增高時,最常使顳葉鉤回突入腳間池內,即形成小腦幕切跡疝;

  枕骨大孔疝又稱小腦扁桃體疝。大多發(fā)生于顱后窩占位性病變,直接引起幕下顱腔壓力嚴重增高,使小腦扁桃體受擠壓,向下疝出; 

大腦鐮下疝,又稱扣帶回疝。是指半球內側面的扣帶回及鄰近的額回經大腦鐮下緣向對側移位。

640.webp.jpg

它們有哪些典型癥狀

  枕骨大孔疝:生命體征改變出現(xiàn)較早且明顯,瞳孔變化發(fā)生較晚。呼吸、脈搏減慢,血壓升高,頭痛劇烈,有呈陣發(fā)性加重,惡心、嘔吐頻繁。急性枕骨大孔疝發(fā)病迅速,數(shù)分鐘內就可以出現(xiàn)呼吸、心跳停止,慢性枕骨大孔疝發(fā)展過程呈漸進型。

  小腦幕切跡疝:

  早期:頭疼加劇、嘔吐頻繁、躁動不安,意識障礙,短暫瞳孔縮小,以后瞳孔逐漸散大,對光反射遲鈍。

  中期:意識逐漸轉為昏迷,病變同側對光反射消失,呼吸深慢、脈搏慢而有力、血壓及體溫升高。

晚期:意識轉為深昏迷,一切刺激無反應;雙側瞳孔散大固定,對光反射消失;潮式或嘆氣樣呼吸,脈搏微弱、血壓及體溫下降,最后呼吸先停止,行心外按壓后心跳及血壓仍可維持一段時間。

主要誘發(fā)因素

  人為因素:如不適當?shù)陌釀硬∪耍┓乓哼^多、過快等。

顱內占位疾病:此類病人劇烈咳嗽、噴嚏、用力大便時,可增高顱內壓,誘發(fā)腦疝。

鑒別診斷

  動眼神經損傷:外傷致動眼神經損傷也可導致一側瞳孔散大,對光反射消失。但這類患者通常有明顯的眼部外傷,且意識障礙可能不重,而腦疝患者意識障礙可會明顯,可以此鑒別。另外,還可查頭顱CT及眼眶CT,以協(xié)助排除診斷。

失血性休克:外傷后嚴重失血性休克患者可出現(xiàn)昏迷、雙瞳散大、血壓下降等,這類病患往往是雙側瞳孔同步變化,而腦疝病患可能是一側瞳孔先變化,繼而再出現(xiàn)對側瞳孔變化。行頭顱CT檢查一般可明確診斷。

640.webp (1).jpg

治療方法

根據(jù)病情迅速完成開顱術前準備,盡快手術去除病因,如清除顱內血腫或切除腦腫瘤等。如難以確診或雖確診而病因無法去除時,可選用腦室外引流術,去骨瓣減壓術,內減壓姑息性手術,以降低顱內高壓和搶救腦疝。

說在最后

  以上述病例為例,他的救治成功取決于以下幾點,這也是神經外科醫(yī)生必須要遵從的幾點。

  1.要與時間賽跑,單瞳孔散大3個小時內如不能減壓,病人多數(shù)無法清醒,雙瞳孔散大如3個小時內如不能減壓,病人幾無生還可能。 

  2.手術后及時復查CT如不方便可行術用超聲檢查,了解有無遲發(fā)腦內出血,為再次手術提前做好準備。 

  3.術后一定行有創(chuàng)顱內壓監(jiān)測,顱壓超過20提示腦再出血,如果脫水藥物無效要及時開顱。

  這位患者的救治成功,就是贏在了從入院到開顱的時間上,時間就是大腦,一念天堂,一念地獄,希望我們攜起手來,再接再勵,積德行“疝”,不負遇見!

640.webp (2)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