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News Center
今年7月15日入伏,8月23日出伏,整整持續(xù)40天,又是大家常說的“超長待機”三伏天。具體時間表如下:
按照入伏當天的農(nóng)歷時間,三伏天可分為早入伏和晚入伏。
如果是在農(nóng)歷五月份入伏,那就是“早入伏”;如果是在農(nóng)歷六月份入伏,則為“晚入伏”。
今年7月15日入伏,當天是農(nóng)歷六月初十,顯然今年屬于“晚入伏”。
3. 今年三伏天是“母伏”
民間將三伏天分為公伏和母伏。
在傳統(tǒng)觀念中,單數(shù)為陽,代表雄性;雙數(shù)為陰,代表雌性。如果入伏當天的農(nóng)歷日子是單數(shù),那么當年的三伏天為公伏,若是雙數(shù)則為母伏。
今年入伏當天是農(nóng)歷六月初十,為雙數(shù),屬于母伏。
那么問題來了,有句俗話說的好:“三伏天1不洗,2不睡,3不吃”,別小看這幾句話,這可是有道理的哦!
我是中醫(yī)科趙云醫(yī)生,今天就給大家解析一下。
夏天出汗多,很多人喜歡洗冷水澡來降溫。但其實,這種做法對身體并不好。因為出汗是人體自我調(diào)節(jié)的一種機制,有助于保持體溫平衡。如果我們立即用冷水洗澡,會破壞這個自然過程,導(dǎo)致身體不適。所以,建議大家洗溫水澡或者用毛巾擦身來降溫。
不要直接睡在涼地板上,以免涼氣進入體內(nèi)。其次,睡覺前盡量保持心情平和,不要帶著怒氣入睡。因為夏季燥熱,陽氣盛,容易生氣,這對身體可不好哦!
入伏時節(jié),人體消化功能相對較弱,吃得過飽會給消化系統(tǒng)帶來負擔。因此,我們可以適量減少大魚大肉的攝入,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和粗糧等。
其次,不要吃剩菜剩飯。隔夜的瓜果很容易滋生細菌,吃了容易引起腸胃不適。
最后,不要吃過葷的食物。在伏天里,我們要盡量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加重消化負擔。
除此之外,我們還要注意防暑降溫、室內(nèi)通風降溫以及合理安排作息時間。在三伏天里,盡量避免在炎熱的中午時分外出活動;室內(nèi)要保持空氣流通,可以使用風扇或空調(diào)降溫;同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,適當進行輕度運動以緩解疲勞。
要注意清淡飲食,避免食用過于油膩和辛辣的食物,以免加重消化負擔。多攝入水分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和清湯等,有助于保持身體的水分平衡和營養(yǎng)攝入。
特別在頭伏的10天里,我們在祛濕的同時要養(yǎng)好脾胃,建議大家少吃辛辣寒涼、油炸油膩、不容易消化的甜食等,多吃以下幾種食物,健脾養(yǎng)胃,清熱祛濕,安安穩(wěn)穩(wěn)過苦夏。
【南瓜山藥小米糊】
主要食材:南瓜20克,山藥30克,小米15克,紅棗兩顆,核桃一個。
【具體做法】
1、南瓜、山藥去皮切小塊,紅棗去核,剝一個核桃,準備一些小米。
2、將所有食材倒入破壁機,加入清水。
3、啟動破壁機的米糊功能,打好的米糊無需加糖,清甜的口感。
【姜米茶】
返回列表